绛县的古老文明和经济繁荣竟然在这石狮上

发布时间:2017-8-4 11:04:18 

点击上面 快速   在山西绛县,到处都能见到石狮子,仅博物馆内就竖立了三十多对。这些石狮子,最早有汉唐雕刻的,以后各个时代雕刻的都保留了不少。这都为研究我国雕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石狮是威严、尊贵的象征,放在门口的用来守门壮威。一般在宫殿、庙宇、府第、衙门、祠堂、门前大都有陈列。用意是烘托气氛,以示威严。它既能表示王权的神圣,又可显示主人的身份,起护法、慑魔等作用。山西绛县原县衙门、步康将军府、横水探花府、西牛坞花大门、大吕裴氏祠堂、南柳泰山庙、董封戏台、张上太阴寺、范村将军庙、东灌底景云宫等地,都陈列过不少石狮。放在茔墓的石狮,用来镇墓避邪。在山西绛县裴行俭墓、裴楷墓、贾充裕墓、张亦堪墓、横水探花府祖茔、南凡裴氏祖茔、陈村陈梦说祖茔、步康村将军府祖茔及一般名门大户的祖茔,都陈列有狮。

  狮子是凶猛的动物,称为兽之王。它原产于非洲、印度、南美等地。史书记载,我国的狮子是汉代由西域各国进贡来的。据《后汉书》记载:“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月氏国(今阿富汗)遣使献扶拨狮子”,“章和二年冬十月安息国(今伊朗)遣使献狮子扶拨”。据学者考证,狮子传人中国的时间,最早不超过西汉武太帝初四年(公元前年)。狮子在我古代称为“辟邪”、“狻倪”,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翻译。中国古代石狮称呼紊乱,从汉魏到南朝先后名为天禄、天鹿、辟邪、符拨、麒麟、狮等。

  佛教对狮子极为重视。《传灯录》说,释伽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吼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狮子吼”喻佛的法威,不畏邪恶,犹如春雷震动世界的意思。又《智度论》谓“佛为人中之狮”。凡佛所坐之地或床,皆名狮子座。文殊师利菩萨骑着狮子,以显示神威和智慧。在公元前三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为宣传佛教及政治,在国内到处立石柱,刊刻教喻及诏令,进行精神统治。在所立石柱的顶端,都刻有四只蹲踞的雄狮,背部相倚,面向四方,隐喻佛陀唤醒世人的大力狮吼,并显示孔雀王朝远震四方的声威。

  东汉明帝时(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佛教关于狮子的种种说法,对民间影响很大。因而,狮子便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随着佛教的东传和狮子的引进,印度雕刻石狮子的工艺也传进了中国。于是,人们逐渐雕刻了各种不同造型的石狮,作为扬威和装饰。我国石狮造型最早见于西汉汉元帝渭陵中出土的两件石狮。一件匍匐于地,全身形体略成长方形;另一件短足、矮身,头部高昂。以后,各种形态的石狮逐渐流行。

   在绛县博物馆伦堂门前现在存放的一对石狮,原来是陈村牌楼前的,这对石狮,是明代雕刻,底座为束腰须弥座,高大雄伟,雕刻精细,浑厚庄重,造形完美。雄狮口内衔的滚珠,尚能活动。清代石狮,在绛县到处都能见到。博物馆现在陈列的大部分是清代的。它的雕刻艺术一扫过去的威风、雄壮,显得温柔驯服,有慈爱嬉戏之态,有的背着小狮,有的踏着小狮,还有的踏着绣球刻着飘带,带着铃铛。

  总之,绛县石狮之多,随处可见。大的近3米高,小的只20公分。它说明了绛县的古老文明和历史上的经济繁荣,为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考证和艺术资料。

长按手指







































白殿疯病擦什么药好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shizx.com/sssjj/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