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80%,非公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超90%。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泉州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激发非公企业“红色动能”,广泛组织发动多个非公企业党组织、3万多名非公企业党员,全力以赴抗疫情、保主体、稳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闻令而动,疫情防控筑屏障
“请戴好口罩,主动出示通行证、健康码,配合测量体温。”近日,在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门口,公司党员志愿者杨志进正一丝不苟地对入厂人员进行健康核查。疫情期间,凯鹰公司党支部组建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8个党员先锋岗,全体管理层党员奋战“疫”线。
视线投到福建浔兴集团有限公司。为做好疫情防控,公司党委第一时间组建由近60名党员组成的抗疫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每日对生产车间、办公室、研发中心、食堂等地进行全面消毒,不留任何死角。
“从厂门出入口的封闭执勤到防疫物资的应急调配再到一次次全员核酸采样的组织……企业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党员职工的忙碌身影。”泉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疫情发生后,泉州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倡议书,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迅速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完善“镇街(园区)指挥部—企业党组织—党小组(部门、车间)—党员责任岗”穿透式组织体系,建立任务下达、执行落实、意见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把防控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广泛成立“党员抗疫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支,设立党员防疫岗、党员防疫责任区1.1万个,协助做好员工信息摸排、卡口值守、宣传引导、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先锋引领,稳产保供显担当
防疫生产双推进。在企业稳产保供一线,同样活跃着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
受疫情影响,太阳海(福建)制衣公司生产原材料运输受限,企业正常生产陷入困难。为保障企业顺利生产,由25名党员组成的太阳海党支部主动扛起“稳产保供”大旗。“我们有一个车辆运输群,里面90%的成员都是党员,他们都是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方桂珍说,运输群成员主动联系部门和企业,让原材料、辅料等得以运送到公司,从而保证了车间的正常生产。
同样的故事在多家企业上演。疫情发生后,群峰机械党支部在做好内部防控的同时,建立党员技术骨干与新进员工“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推动党员带头冲在创新攻关、稳工保产最前沿,4名党员领衔组建“生产突击队”,稳步推进包含一条全自动建筑垃圾制砖生产线、多条特制加高型“超音速”智能制砖生产线等在内的20个订单生产任务,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在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抓住创建“无疫工厂”的有利契机,以车间为单位实行全封闭生产管理,针对机器维修工、零配件进不来等问题,9名车间骨干党员带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先后排除机器故障30多次,确保生产平稳有序进行,3月份产能同比上月增长10%以上。
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9名车间骨干党员带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确保生产平稳有序进行。
据了解,为“硬核”推进稳产保供,泉州市贯彻落实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要求,在非公企业中深化开展党员“三诺”“二亮一比”等活动,引导党员职工在稳定生产、攻坚克难、技术革新等方面当先锋、作表率,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泉州市县两级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及时推出留工稳岗促产政策,选派党员干部担任“企小二”,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存在的问题和堵点超件,办理工业企业车辆通行证11.48万件。(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shizx.com/sssjj/11133.html